采莲曲

采莲曲朗读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采莲曲创作背景

 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(公元822~824年)之时。此时,诗人远离上层政治集团的勾心斗角,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,生活轻松、舒心。诗人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,随即创作了本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朱易安,朱金城著,国学大讲堂 白居易诗集导读,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,2009.1,第13页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 ...

白居易朗读
(2)

猜你喜欢

若不坐禅销妄想,即须行醉放狂歌。
不然秋月春风夜,争那闲思往事何。

(0)

楼南红气满霜天,新霁湖山晓色妍。

七日喜逢长至日,百年惭到古稀年。

(0)

销金帐下忽天明,梦里无情亦有情。

何处乱山可埋骨,暂时相对坐调笙。

(0)

有一语,没人知。

最亲切,又希奇。

(0)

酝酿丰年付老农,挽回凉信报诗翁。

巫山久暗埋寒碧,湘水初明浴晚红。

(0)

少年场屋苦奔波,每对书檠读不多。

三十年来书好读,可邻老眼费摩挲。

(0)